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13 10:4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7967/2024-00083
- 发文日期
- 2024-11-13
- 公开日期
- 2024-11-13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市政,公用事业,公开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一、集团公司概况
(一)集团公司简介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是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单独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9.4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自来水、污水、燃气等)的建设、燃气发电、供热(限子公司经营);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自来水、污水、燃气等)的筹资、投资和运营;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含前置许可项目)。
2023年,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围绕市政公用基础民生保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全力开创市政公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展现市政新作为、作出市政新贡献。集团荣获全市一季度“担使命作贡献”季季评“攻坚突破奖”、二季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季度流动红旗”、四季度“真抓实干奖”、无锡市第四届“民心工程奖”金奖。下属水务集团荣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水务集团、城环科技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市政设施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照明公司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铂金奖;中金环境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集团使命: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集团价值观:担当、共赢、协作、创新。
(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与经营商。
集团立足“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与经营商”这一战略定位,坚持服务大局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与适度超越相结合,坚持资源整合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坚持紧抓机遇与严控风险相结合,坚持“绿色市政、健康市政、创新市政、智慧市政、人文市政”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水务、工程、能源(新能源)、智能制造、环境环保五大业务板块战略性布局,践行提质基础市政、强化市政工程、发展特色环保、打造品牌市政、输出集整市政等五大发展思路,切实担当市委市政府赋予的重大市政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推动“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集团公司治理
集团公司设党委会,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委员7人,其中党委书记1人,党委副书记2人。集团公司设董事会(局),不设股东会。董事会(局)行使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职能,经无锡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董事会(局)成员7人,其中外部董事4人,职工董事1人。经理层设总裁1人,副总裁3人。总裁负责集团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实施董事会(局)决议,向董事会(局)报告工作,对董事会(局)负责。集团公司同时设立监事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集团构建流程规范、运作高效、管控有力的内控运行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经济责任
(一)年度经营业绩
1.业务收入:2023年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40.48亿元。
2.利润总额:2023年集团完成利润总额6.7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6%。
3.资产状况:2023年集团资产总额为426.8亿元,负债264.1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2.68亿元。
(二)可持续发展
1.固定资产投入
(1)2023年新增固定资产:9.23亿元。
(2)固定资产投入比例:6.57%。2023年新增固定资产9.23亿元,2023年销售收入140.48亿元。
2.投资方向
2023年,集团推进实施重点投资项目40个,完成投资35.25亿元。北尖公园净水厂工程完成箱体主体封顶,全地埋节地模式入选全省典型。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完成箱体中板浇筑。西区燃机二期工程完成主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医废自动化改造项目全面完工,满足医废处置无害化、自动化要求。太湖湾市政科创产业园地下室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市政路面材料基地建成试运行。加快推进传统水泵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打造全流程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泵产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3.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及成果等情况
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荣获专利授权18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项,制定国家、行业等标准9项、省级工法1项。推进数字国企建设,打造城市燃气、供水生命线安全示范项目,分别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无锡市数字化转型三星级场景认证。“桥隧数字孪生智慧运维平台”研发项目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4.人才队伍建设
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顶层设计,坚持分类考核、激励约束、人才引育并重。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和新业务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别加强新产业技术、金融运作、市场开发等各类专业人才引培,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储备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资源。2023年集团新增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5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59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强化“三能”机制,提高组织效率和绩效,全年提拔任用集团管理干部15名,轮岗交流10名。坚持薪酬与绩效强挂钩,强化人力资源效能管理,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人才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员工4.8万人次。
5.发展现代产业
集团积极参与“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抢占钠电产业发展“制高点”,成功招引总投资26.2亿元的深圳盘古钠祥钠离子电池研发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落户锡山。与深圳科士达合资设立科士达首个华东地区生产基地,建成一期充电桩生产线。与央企、知名民企在检验检测认证、氢能应用、储能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集群发展光储充业务,建成投运澄西水源厂、芦村污水厂等8个光伏项目,新增装机容量9.63兆瓦。工商业储能实现“零”的突破,投资建成4个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引领带动无锡工商业储能迎来投资热潮。开展5G基站储能试点,实现4个站点落地运营。加速全市充电设施布局,建成投运全市规模最大的“光储超充停”一体化公共充电站永定桥旗舰站和“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超级充电站向阳路示范站,累计建成市政充电站410座、充电桩5548台,无锡公共充电市场占有率超70%。
6.精细化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加强企业合规管理,修订完善财务筹资、对外担保、资产管理等制度,试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强化企业经营情况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加强投资全过程管理,强化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决策科学规范。深化国企改革提升,1家企业纳入江苏省全面参照“科改企业”做法实施综合改革企业名单。持续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清理“两非两资”企业4家,完成年度培育发展目标企业10家。控股上市公司中金环境业绩摆脱多年低迷状态,2023年在创业板指数下跌近19%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市值增长近24%,资本市场形象和投资价值显著提升。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发行非公开可续期公司债券、超短期融资券、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等直融工具25.94亿元。积极开展对上争取,获得政策资金支持2.6亿元。
三、社会责任
(一)诚信经营和依法纳税
集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恪守商业信用,忠实履行合同,依法从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第一”,不断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高等级信用评级巩固工作,完善集团信用评级管理机制,提高信用管理成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强化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市政公用服务质效,持续优化水气营商环境,着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023年集团主动按时足额上交各项税金6.9亿元。
(二)促进就业和员工保护
集团下属各企业积极拓展岗位资源,组织开展专项招聘、秋招、春招等各类招聘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就业。2023年共招聘各类人才126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6人,大学学历455人,大专学历458人。集团坚持以“职工利益”为中心,加强工会劳动保护机制建设,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权益。组织基层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发挥工匠劳模“传帮带”作用,成功创建3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新增市级以上创新、技术能手19人。集团各级工会不断完善困难职工精准帮扶机制,常态化关心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婚丧病育职工家属、长期驻外干部职工及家属,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关爱、“送温暖”等工作,为职工打造“温馨港湾”。
(三)企业文化建设
集团高度重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融合共建的原则,着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初心‘政’红”党建品牌,一体推进“五色党建”“合聚成金”“红蓝卫士”“追光先锋”等品牌矩阵。组织开展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全面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和身体素质,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企业品牌文化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安全保供等工作获央媒报道20次、省媒报道68次、市媒报道456次、“学习强国”平台发布19次。
(四)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
聚焦市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用水用气等方面烦心事、操心事,积极主动解决用户急难愁盼问题,全力落实为民办实事。全面提升居民用气安全,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21.54公里,“瓶改管”1.4万户,管道气居民用户金属包覆软管和自闭阀更换61.3万户,实现市区151.3万户管阀两件套加装全覆盖。建成燃气中高压管网55.1公里。推进高品质饮用水建设,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50.8公里、二次供水改造项目81个、农村供水设施改造2.04万户、多层住宅屋顶水箱取消改造项目850个。开展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小区饮用水终端项目试点,新建户外惠民高品质直饮水点6处。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职工参加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活动,累计社会捐款28.9万元,无偿献血256人次。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为全市实体经济降低水气成本2.1亿元。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缓交水气费用2712万元,为低保、特困人员减免水气费用157万元。
四、环境责任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余热利用联合循环、抽汽供热降低冷源损失等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采用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供热,2023年天然气发电量13.86亿度,供热量59.4万吨,供热质量合格率100%。实施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将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转化为再生能源,全年输送“绿色电力”254.45万度,在有效减少填埋场异味、降低环境隐患的同时,实现变废为宝。通过余热锅炉烧热水的方式,充分利用沼气电厂烟气余热,对外销售热水6900.1吨。积极谋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在活性炭再利用、太湖淤泥及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
(二)生态环境保护
切实保障饮水安全,锚定“两保两提”目标,在全方位监测预警、全天候捞藻、全过程供水保障、全流域应急调度、全时段优质保供服务基础上,强化水厂智慧赋能,连续第十六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落实污水达标处理,完成主城区污水处理量2.31亿吨,污水厂出水达到新省标,净水厂尾泥、污水厂污泥均安全处置,水质排放综合合格率、污泥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实施废物无害化处置,完成工业废物处置2.28万吨,医疗废物焚烧0.72万吨,飞灰填埋2.58万吨,渗滤液处置30.51万吨,安全处置率100%。打通无废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危废和小型医疗机构医废收集,服务小微企业2488家、小型医疗机构1603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市政设施美化工作,完成市政管线标志桩整改提升11336根。深度精细开展城市保洁,在防汛抗台、除雪防冻以及“锡马”赛事、鼋头渚樱花节等多项保障任务中担当作为,持续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