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史心得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岳旦)

——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有感

发布时间:2021-09-07 10:53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完成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后,我国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会议明确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会议精神,我认为,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以及国资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接下来,我想围绕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三个问题谈一谈学习体会。

  一、如何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

  中央在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财经委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的长期政策框架,可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这一目标一般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进行政策的设计和考虑。然而,这次却被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被提出,体现的是政策重心的转变,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所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路径正在发生变化。

  可以理解为:实现共同富裕,仍然需要以实现发展为前提,仍需要保障“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但在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时,也需要进一步考虑“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就“共同富裕”这一主题而言,在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是意味着回到“绝对公平”“均等富裕”,更不是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而是在增量发展中,更侧重于财富分配的平衡。

  正所谓“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说,发展仍然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没有发展,就只有“均等”而没有“富裕”可言。共同富裕的目标,意味着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的力度提升。从具体的路径来看,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质关注的重点还是在于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及缩小行业差距、缩小企业发展差距等几个方面。但就后几项内容来看,需要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西部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结合起来。这些政策,还是需要从供给侧来推动经济结构性的改革,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缩小贫富差距而言,这不仅涉及对于分配领域的改革和制度的完善,也涉及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完善。在具体实现分配领域的政策上,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这一分配体系的构建,意味着政府作为资源分配的主角,在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上,会继续加大对于居民的基本保障力度,提高对于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保障领域的支出力度,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这意味着财政政策会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和转向。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会倾向于生态文明建设、基层“三保”、节能减排、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从近期一系列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而言,特别是对于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对于教育、医疗、房地产领域的清理和监管,其实质都是在于推动经济发展向更均衡、更公平的方向转向。

  中央将共同富裕目标融入经济发展政策之中,就需求侧而言,推动共同富裕,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内循环”,扩大国内市场空间的一个主要内容。实际上,市场需求的扩大,居民消费的提升,离不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而效率的提升也离不开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些仍是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因此,会议指出,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

   二、如何理解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战略目标确定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是下一步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个理念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政策制订和政策实践问题,不同的政策思路,将会导向不同的政策方向。

  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什么是三次分配?中央会议并未给出进一步解释,目前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概念: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后,社会发展依旧会留下一些空白,需要第三次分配来填补。”

  中央财经委员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明确指出,共同富裕不能只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搞平均主义,这实际上否定了“均贫富”的看法。此外,中央还提出,“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意味着,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实现,需要分阶段来逐步实现。第三次分配是辅助手段,而非主流,它不应该是强制要求,更不能变成社会运动;鼓励第三次分配,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荣誉等手段来加以激励与引导。

  那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是靠存量分配,还是靠发展增量?如果是前者,那么政策的着力点就是分存量蛋糕的问题,这种思路的重点在“分”和“均”,“公平”要比“效率”更为优先。如果是后者,政策的重点则放在如何做大蛋糕,通过增量的增加和分配,让后富的人群得到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这时候的政策重点放在发展方面,与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方式有更好的承接。

  但是,作为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都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共同富裕实现之路,一定不是单一的,而是兼顾了各方利益的综合发展之路。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既需要效率,又需要公平。无论政策的重点倾向于哪一边,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一定离不开发展这一主题。发展、增长与效率,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是我国需要坚持的政策主旋律。如果偏离了发展和增长,共同富裕就会变成在静态的格局里分蛋糕,这对于仍在发展和爬坡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

  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存量分配,而要着眼于增量发展,在稳健发展中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这应该是最为明智的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三、如何理解和把握国资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

  对于国资国企来讲,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会议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与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贯通起来,与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有效防范风险、应对困难挑战结合起来,与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经济政策、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具体要求,自觉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国资国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改革再出发、政策再夯实、方向再聚焦、动力再提升,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党员干部更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三强三促”开新局主题活动;切实担负起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使命任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国资国企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创优争先、开创新局的实际行动,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和满足人民对于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聚焦在更好地在“以内促外”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走深走实、走在前列,着力解决制约国企运行效率的体制机制瓶颈,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同时严守各类风险底线,筑牢内控防线,夯实合规根基,不断促进市属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国资国企的现代化新篇章。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